冬季洗澡“五不宜”——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北京的冬天来了,有些老同志喜欢冬季里洗上暖暖的热水澡,这样能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有些洗澡的习惯并不科学,那冬天洗澡都要注意些什么呢?
频次不宜太勤。人的皮肤最外面是角质层,在干燥的冬季,人们出的汗量减少,空气十分干燥,自动脱落的角质层和皮肤汗液混合的皮垢不会很多,如果洗澡过勤,会伤害角质层,容易破坏正常的皮肤结构。其保护皮肤的作用就会失去,皮肤细胞内的水分更容易蒸发掉,皮肤就会干燥。
时间不宜过长。盆浴20分钟,淋浴5分钟左右即可,长时间热水淋浴,人体会大量出汗,血液变得粘稠,有促血栓形成的危险。加之淋浴时,热量使皮下血管扩张,体内的血液更多地流到皮下组织,会导致心脑等器官相对缺血。
水温不宜过高。水温过高,皮肤表面的油脂容易被破坏,毛细血管受热扩张会加剧皮肤干燥,而且热水会将皮肤上的天然油分彻底洗掉,引起瘙痒。
不宜饱食或空腹。在饱食或空腹的情况下会影响消化功能,饭后立刻洗澡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容易疲劳、头晕,甚至虚脱。
不宜用香皂。尽可能使用浴液,以免香皂刺激皮肤,洗浴后应在身体各部位涂上润肤品,这样可以将润肤成分渗入到皮肤的上层,保持肌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