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English

当前位置: 首页  >   机构  >   离退休干部局  >  医疗养生

正确认识保健品

日期:2012-09-05 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 郭丽红 申拥军 来源:农业部 【字号: 打印本页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也越来越关注,在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对营养保健品的依赖和需求呈上升趋势。保健品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其保健作用正在逐步被人们所接受。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居民的健康保健消费逐年攀升,销售额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

  保健品热的兴起,使得购买和食用保健品的人越来越多。但多数人对保健品的作用功效认识还不够正确、选择使用上还不够合理,甚至盲从追风,认为保健品是“万能的”,只有益处没有害处。对保健品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是正确使用保健品的前提和关键。

  首先,保健品不是药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保健品虽具有调节人体某种机能的作用,但其本质仍然是食品,不以治疗疾病为目

  的,不是人类赖以治疗疾病的物质。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最新公布的《保健食品功能范围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目前国家对保健食品的功能规定有18种,包括: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降低血脂、降低血糖、改善睡眠、抗氧化、缓解运动疲劳、减少体内脂肪、增加骨密度、改善缺铁性贫血、改善记忆、清咽、提高缺氧耐受力、降低酒精性肝损伤危害、排铅、泌乳、缓解视疲劳、改善胃肠功能、促进面部皮肤健康。同时,在保健食品包装标签上不能含有或暗示具有治疗作用的说明和表达。凡是超过上述18种保健功能范围的宣传都应依照《食品卫生法》相应规定进行处罚。

  其次,保健品与药品质量控制标准不同。一种新药的面市,必须要经过Ⅲ期临床试验,并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批准;保健品没有规定治疗的作用,不需要经过临床验证,只需检验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项目,符合《保健食品检验与评价技术规范》规定要求,即可上市销售。

  第三,保健品的选择要因人而异。每种保健品都有适宜的人群,选购时应根据个人身体条件的差异和需求,认真选择。不能只买贵的,不买对的,跟风选择,适得其反。

  第四要正确购买和食用保健品。购买保健品要看标识和批号,卫生部批准的保健食品预包装食品容器上(食品标签)应有卫生部对这一食品的批准文号和规定的保健食品标识(见附注)。国产保健食品为:国食健字第ⅩⅩ号,国食健进字 第ⅩⅩ号。保健食品的标签除与普通食品应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外,还应注明适宜人群,食用量及食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