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印记 书写信仰答卷
赓续红色血脉,在历史回响中筑牢信仰根基
松柏常青映山河,丰碑巍峨铭忠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内庄严肃穆,烈士纪念碑上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题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全体同志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走向这片洒满英雄热血的土地。左权将军纪念馆和烈士纪念馆内,一件件饱经战火洗礼的遗物、一幅幅定格历史瞬间的图片、一行行记录壮烈牺牲的文字,无声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和先烈们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让每位党员深受震撼与洗礼。走出展厅,局党委副书记、一级巡视员戴军带领全体党员面向党旗,高举右拳,集体重温了入党誓词,铮铮誓言不仅是对党组织的庄严承诺,更是对革命先烈崇高精神的传承与弘扬。
青苔石阶,斑驳门扉,推开历史的厚重,八路军129师司令部旧址静静伫立。灰瓦土墙上镌刻着岁月的痕迹,作战指挥室内油灯依旧,发黄的地图挂在墙上,仿佛定格了那段光辉岁月。站在将军岭下,置身于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院落,置身于回荡过抗日救亡强音的政治部礼堂,党员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八路军将士在极端艰苦条件下,依靠人民群众,浴血奋战、淬炼成钢的坚定信念和钢铁意志。“作为后来者,我定当传承红色基因,以奋斗姿态续写时代答卷。”第三支部党员金晓敏说。
感悟农耕文明,在田野智慧中厚植为民情怀
粮安天下,种为粮先。在邯郸种子博物馆,全体党员干部步入探索生命密码的科学殿堂,从古老的碳化谷物到现代优良种质资源,从原始的耕作工具到尖端的生物育种技术,全景式地了解人类驯化作物、改良品种的历程和当地种业振兴的实践。一颗颗承载着丰收希望的种子,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人要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深远意义,增强了立足本职、服务“三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带着对种子的新认知,大家走进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涉县旱作石堰梯田系统。站在王金庄梯田之巅,极目远眺,层叠如画的石堰梯田沿着陡峭的山势铺展,宛如大地的指纹,书写着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智慧。数百年来,涉县人民用勤劳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在“山高石头多”的贫瘠之地,砌石为堰、聚土成田,创造出旱作农业的奇迹。梯田所蕴含的中华农耕文明“精耕细作”的实践智慧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让同志们对脚下这片土地的敬意油然而生,对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了更深的感悟。第一党支部党员张水清表示,将以更加敬畏的心态对待自然,关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为守护我们的共同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涵养清风正气,在廉吏镜鉴中淬炼清廉本色
值此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期间,本次主题党日活动专程走进历史的深处,在邺城廉吏文化展馆,开启穿越千年的廉吏文化寻访之旅。全体党员干部透过丰富的历史文物、典籍记载和生动的场景再现,学习了解西门豹投巫治邺的故事和历代廉吏楷模们清正廉洁、勤政爱民的光辉事迹。西门豹廉政、勤政、爱民的品质以及古邺多位清官廉吏刚正不阿、两袖清风的操守与风骨,如同一面面穿越时空的明镜,映照人心。行走其间,大家在历史的回响中深刻体悟“公生明,廉生威”的古训,感受“以廉为宝”的文化传承。这堂深刻的廉政教育课,让大家在缅怀先贤清廉风范的同时,更加认识到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中华廉洁文化在新时代的赓续与升华,在新征程上要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第二党支部党员徐曼说,“要以廉为先、以民为本,把每一项权力都当作责任,把每一个选择都当作考验,走好新时代的廉政之路。”
离退休干部局将以此次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干部把学习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担当作为的强大动力,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本职工作,为推动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